时间:2022-10-27 19:07:00 | 浏览:299
零跑汽车这是招谁惹谁了呢?
在市场端,强势插队蔚小理,零跑跻身新势力销量第一集团,却关注者寥寥。
9月29日,零跑港股上市,还被定性为“上市不等于上岸”。
9月30日,开盘之后,零跑股价继续走低。尾盘跌超18%,报26港元/股,已较IPO发行价跌去45%,市值不足300亿港元。
零跑破发,股价几近腰斩。这反而成了新闻,文案满屏飞,持续关注者甚众。
不由得为零跑心生一丝怜意。
从2015年始建迄今7年,零跑起码一直还在,不比拜腾、奇点、绿驰强?结果被多数人选择性忽视。一旦出现些许闪失,大家又横挑鼻子竖挑眼。
这一路走来,零跑就像在陪跑——聚光灯与它无缘,但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。
零跑造车,何至于此?
在技术端,零跑一直强调自己和特斯拉是全球唯二全域自研新造车实体。
注意,我们常见“全栈自研”的提法,比如小鹏;极少听到“全域自研”的说辞。二者有何区别?
“全栈自研”,是要把底层硬件生产交给第三方做集成的,而车企只需掌控用户体验的软件算法和交互设计。由此可以让车企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,投入到用户可感知的软件层面。
“全域自研”则大包大揽,从底层硬件到软件算法,都由自己独立担纲。
为此,零跑还给出了官方定义,自主研发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中的所有关键软硬件。
我们通过零跑提供的“自研自制的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”版图获悉,除了内外饰以及电芯以外,零跑几乎在所有板块都采取了自研方案,甚至包括车灯系统。
好一个“全域自研”,然而它给零跑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。关键是零跑迄今仍陶醉于此。
第一,用户反感。
新势力造车打嘴炮厉害是“有口皆碑”。在这个圈内,用户关于谁谁说什么的信任度一直在走低。
零跑依靠造低端入门级小型车起家,品牌形象并不高大;零跑的走量产品T03续航缩水严重,质量问题频发的现象长期存在。
这个前提下,零跑过分强调全域自研概念,很多时候用户会把它当作笑话听。
零跑的全域自研或许不假,但只在广度上做文章,不在深度上下功夫,在造车这件事上,不是看你做了什么,最终比的还是用户的体验。
第二,为“全域”所累。
既然是全域自研,那么就有必要关注到零跑的研发费用。
以2021年为例,零跑研发开支为7.40亿元。同期对比蔚来为45.92亿元;小鹏为41.14亿元;理想为32.86亿元。
提全域概念的零跑比起不提全域概念的蔚小理,研发费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。然而,具体到2021年的研发占营收的比重看,蔚来为12.7%,小鹏为19.6%,理想为12.2%。而零跑,居然高达23.6%。
研发费用的绝对值不高,但投入比却很大。零跑廉价车的低毛利率很难支棱起零跑的研发投入。
这就很尴尬了,零跑的运营掉入了一个不是很良性的循环内。
事实上,零跑所谓的“全域自研”模式短期内很难快速地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优势,当然就更谈不上产品优势,几乎成为业界的共识。
脱胎于大华安防的零跑造车,既缺乏对技术趋势的长远判断,又没有诸如比亚迪那样经历过长期积累的过程,造成零跑“全域自研”这杆大旗外部没有号召力,自己扛着还特别累人。
新势力之所以在卖一辆亏一辆的情况下,仍然能够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,其根本原因在于成长性。
成长性让市场想象空间无限大,特斯拉就是兑现了成长性的最好范例。
所以,我们不能因为零跑时下靠廉价车苦苦支撑而就此否定其成长性。
事实上,零跑证明其具备高成长性的产品来了。
今年9月,零跑C01上市,价格在19.38万-28.68万元。这也是零跑现阶段,唯一符合其在招股书中言及“聚焦15万-30万元的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”定位的车型。
零跑C01最大的产品特点就是配置拉满。除了电池和驱动方式,以及座椅功能等极少差异之外,零跑C01从低配到高配横跨5个版本,最大价差将近10万元,在包括灯光配置、智能硬件、辅助/操控配置在内的多项参数完全一致,而且几乎不留白。
站在用户个体角度而言,或许是好事。当然,这也是零跑C01产品方案设计的初衷。
但是,事情的两面性决定了这样一通操作,除了带来设计感差,堆料感强的负面效应之外。还让零跑C01将成本粗暴地放在了单品配置上,很难再有余力参与主机厂之间的体系化竞争。
新造车时代来临,已经证明了主机厂提高体系化作战能力带来的巨大优势。虽然零跑C01 在产品配置方案上取悦了部分用户,但在包括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服务体验,供应链体系建立,核心技术储备等方面,零跑都弱于头部新势力。
从过去的零跑T03,到现在的零跑C01,零跑的产品一直游离于单兵作战的层面,能走量就继续,不能走量就拿下。
7年零跑,也一直按照游击队的方式在作战,很难取得规模化的胜利。这或许就是零跑资本市场出师未捷,产品市场一直被忽视的主因。
零跑现在很难,IPO的成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何况港股本身还面临流动性差的困境。
现阶段,零跑看起来还能走量。要归功于零跑直营店+经销商合作伙伴的销售模式。
但这一模式多少有些饮鸩止渴的嫌疑。因为从营收构成来看,经销商对营收的贡献远大于直营店。那些大量的下沉到三到五线城市的经销商门店,一直拉低着品牌的上限。
现实正在蚕食着零跑的理想,难道零跑注定只能陪跑?
文丨慧泽李 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(ID:zhengjingshe)造车新势力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。“蔚小理”港股上市首日的开盘价(前复权,下同)分别为160港元/股、168港元/股、118港元/股,10月25日的收盘价已经沦落为75.65
在上个月28号零跑汽车进行线上举办零跑C01的发布会时,我就有密切关注了解过,这次趁着国庆假期有时间,我也是早早的预定了零跑C01的试驾,今天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试驾体验。先从外观来看,到了店内,我就一眼看到了零跑C01,整体来讲,零跑C
对于一款车而言,最先的高光时刻通常是公布价格、权益的上市发布会,价格权益一出,总会引来值不值、买不买的争论。今日上市的零跑C01同样没有离开这个行业“魔咒”,18.38万-27.68万元(含限时权益10000元)的售价区间一出,有人说太值,
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,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先生亲临造车新势力——零跑的展台,对零跑旗下新车,零跑C01颇感兴趣。王传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志性人物,他的一举一动尤为引人关注,零跑C01究竟有何过人之处,能引起他的好奇呢?这款车都搭载了哪些技术,产
在纯电新能源市场中,A0级车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类。其通过电动化的升级与小巧车身的结合,成为了大城市日常代步的选择。2021年的纯电新能源市场中,A0级车型就占了大半边天。其中,零跑T03这款车型成为了我们谁也没有预见的黑马半道杀出,截止去
在去年的最后一个星期,零跑C11开启预售,这款车凭借超高的配置、超低的预售价被网友尊称为“价格屠夫”。随后,大家一直在等“屠夫”落刀,等啊等啊等啊等...时至2021年9月28日,零跑C11正式上市,随后新车在10月开启了首批交付。C11的
【太平洋汽车网 导购频道】零跑汽车也算得上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员,不过跟那些高端品牌相比,零跑汽车给人的形象就亲民很多了,同时它也以低价格和高配置打动了不少消费者,而就在前几天,零跑推出了一款中大型的纯电轿车——C01,官方对此直接喊出了“为国
前阵子梅赛德斯-AMG EQS 53 4MATIC+上市,5米+的四驱纯电轿车、加速3.5秒,卖174.56万元。有人调侃:出门左转零跑家,C01也是5米+的四驱纯电轿车,加速3.66秒,预售27万元…… 当然,这只能算是个段子,零跑C0
继蔚来、小鹏、理想之后,又一家造车新势力登陆资本市场。9月29日,零跑汽车在港股正式上市,港股发售价为每股48港元,成为国内第四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新势力车企,也是第一家成功上市的第二梯队新能源品牌。但在今天正式上市后,零跑汽车开盘即遭破发,低
9月29日,零跑汽车(09863.HK)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发售价为每股48港元。成为继蔚来、小鹏、理想汽车后,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造车新势力企业,但是股价却只有“蔚小理”的1/4——1/2。更难堪的是,上市首日就出现了破发,开盘价只有41.0